文 / 云南师大附小金牛校区三年级(1)班 李夏伊
昨天晚上,爸爸告诉我一个消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7项、云南第6项世界遗产,填补了世界文化遗产中茶文化主题项目的空白。听了之后,我很高兴、很激动、也很自豪,思绪不禁飘到了那片茶林共生、人地和谐的地方。
古老的村寨
初入景迈山,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里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爸爸告诉我,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见证。驾车盘山而上,经过翠绿氤氲的山峰、变化莫测的云海,我们到了古老神秘的翁基古寨,村寨完整地保存着布朗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房子是干栏式传统民居,入口朝向寨心,屋脊与哎冷山齐平,屋檐上高高地耸立着茶图样,到处可见茶图腾的石刻砖,家家户户摆放着晾晒的茶叶……好像村寨被嵌入了茶林、茶林又被嵌入了森林,这应该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景象吧!
对茶的信仰
漫步在古老的茶林中,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茶树呢?是谁种的呢?他们为什么要种茶呢?经村民的指点,我们走进茶神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早在1700多年前,景迈山还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野生茶树生长其中,茶叶拯救了疫病中的布朗族祖先。为了感恩,布朗族首领帕哎冷率领族人,以最隆重的仪式向这棵不知名的树祭拜,叮嘱后人永远记住拯救他们生命的树。从此,布朗族对茶的崇拜和敬畏之情就产生了,他们在栽培利用过程中逐渐实现对野生茶树的驯化,茶树得以大规模栽培。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茶林中的蜂王树,宽大的树冠上挂满了上百个蜂巢,它们怎么会共同生活在一棵树上呢?或许它们就像我国的56个民族一样,亲如一家吧!
淳朴的民族
古寨的布朗族居民,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自制的土布衣服,他们的服饰颜色以黑色或藏蓝色为主,上身是斜襟紧身无领短衣,下面是黑色或蓝色的打底印花筒裙,花纹图案镶嵌在裙子下摆,看起来既精致又美观。爸爸带我去买布朗族服饰,走了好远都没找到,便问路过的一个阿姨,得知我们是外地人,阿姨热情地把我们送到了专门卖民族服饰的一条小街。在一家商店,我选了一套蓝色的布朗族衣服,做衣服的老奶奶还给我搭配了头饰,穿上它们,仿佛自己也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布朗族姑娘。
这就是我与景迈山的故事,也是我与布朗族的缘分。下山的路上,我不禁哼起来:“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责任编辑 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