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师和一名直接管理学生的班主任,我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教育引导学生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种模范”融入日常英语教学作为自己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学生心灵深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元江县傣族狮子舞也叫“和平狮舞”,由两人扮演狮子,一人展示驯狮动作,是集傣族传统的傣拳、大刀、棍棒等武术表演为一体的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行于元江县傣族聚居的澧江街道、红河街道、甘庄街道、曼来镇等乡镇(街道)的傣族村寨中。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
学前教育阶段是学龄前儿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蒙期和孕育期。在幼儿 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从小培养时 代合格新人有着重要作用。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能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效性、亲和力。
主管/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运营:今日民族杂志社
未经今日民族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